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2章 吴三桂想打宁远

朱元璋又仔细看了一遍奏章,见奏章中提及郑森时,虽未改称朱成功,却都将其列在首位,眉头不由皱得更深。

因为朱元璋先前已经下旨,赐郑森国姓,并改名成功,那王家彦上书时,应该称郑森为朱成功才对。

若是王家彦写此奏章时有所疏忽,那他就不应该将郑森列在靖东伯郑鸿逵之前。

由此可见,王家彦并非疏忽,而是故意如此。

“王家彦如此做法,莫非是朝中有人对他施压,他被逼无奈,借此提醒咱?”

朱元璋想到这,又拿起奏章中的票拟。

票拟中内阁提及郑森时用的也是原名,并未改称朱成功,而且言语间隐现郑氏跋扈,应予抑制之意。

不过他们却同意了郑氏攻打皮岛的建议,但又提出将郑氏兵马一分为二的主张。

一部分由郑森、郑鸿逵等人统率,和天津水师前往攻打皮岛,并提议由天津总兵官曹有义总负责。

另一部分则由黄廷等低级将官统率,前往江浙与当地水师一起练兵,准备护送出海商船之事。

朱元璋见到内阁的意见,心中立时涌上一股怒火。

要知若按这个方案去执行,不仅打不下皮岛,还会让郑氏同仇敌忾,将来想要再收服郑氏势必更加困难。

随即他想到范景文一向老成,纵使对郑森之事有所不满,言辞也不会这般激烈,便怀疑是张忻等人所为。

原来当初朱元璋诛杀魏藻德等人后,内阁成员有所不足,范景文曾提议让刑部尚书张忻,工部尚书陈必谦入阁主事。

朱元璋从崇祯的记忆中得知陈必谦虽是东林党人,却也有些才能。

而张忻虽亲近东林党,但在孔有德叛乱时,是第一个站出来守城,而且也是第一个捐金助饷之人,算得上是个忠义之臣。

加之朱元璋先前本打算击溃叛军后,将这帮人派往南京试探,能用则用,不能用的就借机除去,便应下了此事。

后因女真突然入侵,加之山东、淮安之事,才一直没有处置。

此刻见内阁越发强势,连王家彦也有所退让,他觉得此事应尽快解决,不然恐会惹来祸事。

朱元璋沉思了一会,才看向朱慈烺的票拟。

他见朱慈烺称呼郑森为朱成功,而且以大军久战,需休整为由否决了攻打皮岛之事,不禁微微点头。

因为纵使不考虑离间郑氏之事,国库的钱财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